找到相关内容909篇,用时3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六方礼经》之伦理观探析

    是两个不同个体因“爱”而结合的关系,此夫妇两性之间的情感,虽可丰富、美化生活,但因成长背景有异,性情又别,价值观不同,如何朝暮和乐相处,自有待学习与经营。依经文所述,夫妇相处之道,“夫对妻”爱敬有加...生活安定、和谐与进步之客观需要。  二、强调平等互敬的对待关系  《六方礼经》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划分为亲子、师生、夫妇、亲友、主从、僧俗等六伦,提出人际如何相待的通则。此“六伦”因对待关系之身分不同...

    邱敏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94561949.html
  • 认知心理学与佛教思想比较对话(2)

    低层次的地方) ,那图案一定得与你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关于熊的知识连接起来譬如熊会对你怎么样,以及如何应变等等。你必须作出决定,然后采取行动赶快跑。在这过程当中,你曾与感情框框搭上线它现在叫做「热认知(...两秒钟之后不会有一个叫图典.金巴的我呢?这要如何解释?在西方,我们可能会想成是因为记忆累积的关系,在大脑某处依因果顺序储存的记忆之回想,使我可以说那是我。如果这算是西方的解释,请问佛教哲学中相对的...

    依莲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1362050.html
  • 劳思光先生道佛诠释的方法论探究

    活动者如何面对中国三教各家的真理观系统呢?此即作者撰写本文的根本关怀问题意识,亦即中国三教的真理观如何确立、证成、分判与抉择的问题。  再度返回劳思光先生的哲学诠释,劳先生对于道佛的价值追求的理论...儒释道三学之价值命题之熟为真理,此一逼问一就体系内部之一致推演之是否得出而为理论之逼问,二就价值命题之经验亲证之是否得证而为实证之要求。就体系内部之推演而言,佛教哲学以缘起性空之本体确断之学是为一可能...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2662122.html
  • 从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

    如何存在”为课题。  可是从原始佛教演变到部派佛教,在阿毗达磨的研究过程中,信仰实践的层面没落而成为“学问佛教”,因此失去宗教性,为回归佛教本来的立场,于是倡导大乘佛教。如此,大乘佛教的目标可说是以...于十宗说的前八宗,但窥基在《法华玄赞》所提出的法相八宗说的七、八两者,与前述华严十宗的第七、第八有些出入。《法华玄赞》的第七是胜义皆空宗,推崇般若诸经与龙树的《中论》、《百论》等。第八为理圆实宗,...

    水野弘元 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0762303.html
  • 妙华法师:《六祖坛经》的人生哲学意义题外别谈

    这种人往往背负着沉重的人生包袱一直走到坟墓中去,从佛法的观点看,他们因入世活得太沉重、太劳累了。所以我们如何处理好空和有的关系,如何安身立命,行于中道,这就是我今天选择这个题目的用意所在。    ... 烦恼即菩提 ” 、 “ 以不变万变 ” ,《六祖坛经》中的两首偈子,还有《金刚经》中的 “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 ” 等等。如果我们用这些境界语来观察我们的生活,我们会发现烦恼...

    妙华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0162354.html
  • 《金刚经》四句偈之阐述

    正等正觉心  得无上正等正觉心如何作,离一切相,破除文字束缚,无我、无法、无众生相等作法,还要行一切善法以获得资粮,从而才能得无上正等正觉心。可是此解,对后面重复的问法没法理解,及肉眼是眼,砂是砂的...千世界七宝)。”  3.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中云:“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供养,如佛塔庙。”  4. 如法受持分第十叁中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5062395.html
  • 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

    种姓,只为别形躯;苦痛由他受,甘肥任我需;莫叫阎王断,自揣如何?”“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等。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儒家有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又香港理工学院院长潘宗光先生之邀请,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晚间七点三十分,到该校的李嘉诚楼与智度会的学员举行座谈。  智度会是由潘宗光校长所发起,成员包括该校的学者教授,及工商界的菁英,大家有志一同研习...

    星云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5362513.html
  • 诸家戒本通论

    根性各别,未可尽皆出家,僧团与一般社会必常相对,而有其开系。是则遵经济原理相与融洽如一有机体,互不可缺,乃能尽量以作佛事也。需如何而平衡,经济如何而融洽,一部戒本固已在在示其原则矣!羊毛贵则不可作衣... 若比丘轻他比丘堕。此云:「轻他比丘」,十诵古本云…高声大唤扰乱人,十诵本又新本戒经本均云:不恭敬,藏本云:若敬信僧伽处僧伽执事等处不敬信不随顺者,优波离本云:作扰乱,五分本云:轻师及戒,四分巴利云...

    吕 瀓 释存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35362869.html
  • 菩萨律仪

    菩萨戒法时,仍以声闻戒之五、八、十具为主,只是说明菩萨如何受持方成波罗蜜多而已。但广陈戒相,详示开遮,兼明授受之轨则的,当推前表所切之数种,然优婆塞戒经之六重二十八轻,既别为居家菩萨而制,摄机未广,...求人。谓求无上觉道之有情,故名大道心众生或大觉有情。又,此人发大悲菩提心,具自利利他之大愿。菩提与萨埵,俱是所缘境,所谓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具此两种大愿之人,故名菩提萨埵。而菩萨欲上求下化,修三增上学...

    续 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40962887.html
  •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在台湾学术界的论述?

    ,当中如何拣择谁的论述最为完整,标准则是见人见智了!  所谓宗教经验削减的问题,江文在提出〈当代台湾净土思想的新动向〉一文,曾对导师人间佛教学说关系到宗教经验提出若大的质疑,事实上导师在晚年发现到「...讨论。然而,这与本文以学术史的回顾,首先来讨论江文论述的印顺导师新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事实上,本文之所以不采取人间佛教思想溯源于何时作为论述切入点,其基本考虑,就是有意要和前述传统流水账的处理方式...

    释禅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23862967.html